疫情后中国数据中心迅速扩张丨IDC作者:戴德梁行来源:戴德梁行 睿 观 察 IDC 行业开始出现边际变化。 受益于云市场与5G基建的政策,行业的复合增速持续推高。2019年,中国IDC 行业的总体营收已达1132.4亿元,且有行业预测,国内IDC行业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但IDC行业也具有房地产和IT的双重属性,其中的房地产角色,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资特性。IDC 行业的传统扩张或“跨界”方式以收购为主,资金需求量大,报表中非流动资产比例过高,较强地依赖于债权或股权融资(可转债、超短融、非公开发行等)。而且项目的真实盈利水平,更青睐于长情资本。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不少其他行业企业认为数据中心有更高的毛利率和发展前景,因此切入该行业。“4.30《通知》”后,金融机构视角的切入诉求则更为明显,REITs 则为 IDC 扩张提供了“资金蓄水池”。 5月14日,由睿和智库、中国REITs联盟、中国IDC圈联合主办的“数据中心沙龙”上,中国联通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魏进武博士、北京众享比特副总裁,江苏众享金联CEO 陈鸿刚、远洋资本高级投资总监姚雄飞针对IDC 行业的发展脉络、技术融合趋势、投融资的标的选择做出了具体解读分享。 拥有成熟项目(稳定现金流要求)、自持物业(底层资产要求)、具有一定规模(避免出表后摊薄)的专业上市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头部的服务商直接采用类似于地产的商业模式,也是向产业上游延伸的路径。 本文,地产资管网特意选编戴德梁行专业报告,以飨行业。具体分享内容整理,敬请期待地产资管网后续报道。 01 摘要 在中国,随着移动网络、物联网(IoT)、云技术、移 动设备、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IDC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 根据科智咨询最近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IDC产 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元,同比增长27.2%,市场规模绝对值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300亿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供应商拥有并运营,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强大的、可扩展应用程序和存储合并服务),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中国占据主要云技术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站点的 10%,目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按省级行政区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2018年广东省拥有中国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总 数最多,约占20.8%。上海和北京紧随其后,分别占据12.8%和9.6%的市场份额。这三个地区的IDC租金价格在中国也排在前列。科技巨头明确意识到中国目前和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前景。 国内的数据中心机架空间需求一直在大幅增长,而目前云行业也是备受关注。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商和涉及云业务的头部企业(包括阿里云、中国电信、腾讯云和金山云)正在推动中国云行业的需求。 此外,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也有很大的需求。例如电子商务公司、多媒体内容提供商、数字支付公司和定位服务应用程序开发商。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和居家隔离期间,国内互联网的使用率比之前大大提高。全国数百万人在家工作,进行网络会议、培训课程、网络研讨会,在网上订购商品和服务,以及在闲暇时间,在网上玩游戏和看电影。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不能够去学校上课,致使数百万的学生需要上网课。所有这些活动都制造了巨大的网络流量数据和信息,并且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分配。因此,这段时间我国数据中心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分配的需求出现了激增的局面。 由于疫情,中国互联网使用率激增,并且在不久的未来将加速发展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5G。所以互联网数据中心对数据和信息处理平台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随着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平台在中国的发展,根据科智咨询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 3,200亿元人民币。 最后,有中国“新基建”投资计划加持,且在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预计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未来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将由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技术、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推动。 未来,考虑到接收、处理和分发数据量的增长,数据中心将需 要更加强大的基础架构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和数 据处理能力。随着平台容量的进一步扩大,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商机。 02 中国的数据中心市场——发展与趋势 数据中心,或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网络基础 设施上,收集、存储、处理、分发和访问大量数据 信息。其主要提供如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管 理和联网控制等重要服务(图1)。 在中国,随着移动网络、物联网(IoT)、云技术、移动 设备、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 起,IDC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根据科智咨询最 近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 报告》,2019年,中国IDC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562.5亿 元,同比增长27.2%,市场规模绝对值相比2018年增 长超过300亿元( 图2)。 中国数据中心的规模可以从机架的数量上体现出来。根据赛迪顾问数据, 2016年全国共有机架约124万 架。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227万架(图3)。 此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供应商拥有并运营,为个人或企业提供强大的、 可扩展应用程序和存储合并服务),根据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数据,中国占据主要云技术和互联网数据中心站点的10%,目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图4)。 区域发展层面,据《中国IDC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透露,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大湾区等城市群)基于其人口密度和物联网、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和电信网络系统的发展成熟度, 区域内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展已相当充分。事实上, 考虑到这些因素,根据星展银行及其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报告》,当年这些地区已建成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利用率高达80%以上。而另一方面,中国西部地区一直受到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密度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 按省级行政区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2018年广东省拥有中国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总数最 多,约占20.8%。上海和北京紧随其后,分别占据 12.8%和9.6%的市场份额。这三个地区的IDC租金价格在中国也排在前列(图 5)。 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分为两类:电信运营商 和民营服务商(网络中立)。根据星展银行及其 2018年《中国数据行业报告》,电信运营商是国内 数据中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约占50%的市场份额。 根据同一报告,主要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而主要民营服务商包括万国数 据、世纪互联和光环新网。其他科技巨头,例如苹果、AWS、微软、IBM、腾讯和华为,也在加大力度建设和开发互联网数据中心。得益于气候条件温和,电力资源充足,我国北部和西部省份,例如内蒙古、贵州等正在积极开发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其数量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 这些科技巨头明确意识到中国目前和未来的互联网 数据中心市场发展前景。国内的数据中心机架空间 需求一直在大幅增长,而目前云行业也是备受关注。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商和涉及云业务的头部企业(包括阿里云、中国电信、腾讯 云和金山云)正在推动中国云行业的需求。此外,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也有很大的需求。例如电子商务公司、多媒体内容提供商、数字支付公司和定位服务应用程序开发商。 03 中国的数据中心 ——新冠疫情的影响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和居家隔离期间,国内互联网的使用率比之前大大提高。全国数百万人在家 工作,进行网络会议、培训课程、网络研讨会,在网上订购商品和服务,以及在闲暇时间,在网上玩游戏和看电影。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不能够去学校上课,致使数百万的学生需要上网课。所有这些活动都制造了巨大的网络流量数据和信息,并且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分配。因此,这段时间我国数据中心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分配的需求出现了激增的局面(图6)。 04 中国的数据中心 —— 展望未来 由于疫情,中国互联网使用率激增,并且在不久的未来将加速发展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和5G。所以互联网数据中心对数据和信息处理平台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随着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平台在中国的发展,根据科智咨询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3,200亿元人民币(图7)。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的增长,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发布了该行业的重要发展计划。此外,电信运营商和民营服务商也都计划在中国扩展互联互联网数据中心相关业务组合,在考虑这一拓展时,与房地产相关的事宜对于互联网数据中心投资者、开发商和运营商而言至关重要,其中考虑因素包括:IDC市场考量、IDC发展核心、IDC运营核心、IDC投资和销售核心(图8)。 最后,在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下,预计未来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未来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将由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云技术、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程序开发商推动。 未来,考虑到接收、处理和分发数据量的增长,数据中心将需要更加强大的基础架构能力、数据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随着平台容量的进一步扩大,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商机。 05 要点总结
最后,机架空间亟需进一步扩容,数据中心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