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是当下最确定的趋势 | 睿和沙龙第25期笔记

作者:杨凯
图片


作者 | 杨凯

编辑 | 张琦、张爱

视觉 | 童洋

责编 | 韩玮烨


2022年上半年,国家实施货币宽松、扩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等政策刺激宏观经济,但仍面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的考验,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实现了飞速发展。但近年来,由于“房住不炒”政策基调加深,三道红线、限购等政策使得地产行业经历阵痛,不少房企面临倒闭、暴雷等困境。


结合5月19日结束的“寻找人生确定性”第25期睿和沙龙中多位嘉宾观点,睿和智库带领大家一起拨开迷雾,找出百年变局下的确定性。


01

城市更新,房地产的下半场


城市更新,就是要创造一种人们所期盼的,高质量以及具有持续活力的城市生活。——罗杰斯爵士

新型城镇化促使原有“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模式,正在向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转变。城市纷纷进入“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的发展新阶段,存量改造已经成为国际重要民生工程和国家发展新战略。


在原来的城市更新概念中,更多注重于物理的更新,缺少了对于内容、产业、生活方式的更新与关注。现在的城市更新需要解决“老城”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经济活力的再生和振兴,弥补部分缺失的社会功能。


在文物建筑的更新方面,国家逐渐放开对于文物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以保护为原则,最大限度向公众开放,让文物建筑在开放中活起来。


目前,我国现存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建筑更新市场广阔。在更新的过程中,要保留文物建筑文化属性和根基,尊重历史,使建筑的历史基因成为名片和亮点,让文物建筑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北京大栅栏·北京坊的更新改造为例,大栅栏地处北京核心地带,拥有500年的历史,因此在改造上选择选商而不是招商、更新而不是再造。通过业态匹配,用文化体验空间、科技创意展售等体验内容,有机融合传统风貌和现代生活,成为北京文化新地标。


02

数字化转型:在存量市场做乘法


以前房地产行业是以重资产持有经营为主,随着房地产踩下“急刹车”,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地产行业进入下行调整周期,只有对政策和环境及时响应,作出适应性调整,才能获得新态势下的发展动力。


时机已到,只欠东风。于房地产而言,数字化便是不可多得的“东风”。从基于增量市场做“加法”,到立足于存量市场做“乘法”。


增量时代,房企通过不断拓展新的项目,快速周转实现收益叠加;存量时代,项目增长速度放缓,需通过精细化运营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增长点。即地产行业从土地红利阶段转向运营红利阶段,数字运营成为重构和新生产关系的手段。


从实际来看,数字化给行业带来的主要是两方面提升:赋能和重塑。前者借助数字化手段减少重复性、流程性工作,如疫情防控期间微楼书,提升了招商的效率;后者利用数字化平台承载全新的需求,挖掘盈利增长点,如建立社群泛服务平台,融合“B端+C端”,精准链接人、企业,有机统一生活服务和企业服务。


图片


未来,数字化也将打破线下与线上的边界,挖掘前沿技术与园区场景融合点,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得园区更加“元宇宙化”。

03

城市资源辐射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从不动产行业看乡村振兴,可以从消费业态角度切入。


乡村能够囊括多种文旅消费业态,包括民宿、营地、景区、体育消费、养老地产等。这些文旅产品大多利用农村空置宅基地和民房,在城市周边一到两小时车程内,属于城市辐射农村的定向化消费。


在北京、上海、浙江、成都等地区,政府提供相关信贷支持,引导城市到乡村投资;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无序和不合规等问题,实现城市资本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链接,不断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目前,在乡村文创以及乡村旅游中,政府期望的是新思维、新形式的引入。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鲜血液融入,特别是房企,用乡村闲置资源投资、建设、运营民宿,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住宿设施。


图片


以共享际的整村域民宿项目为例,2022年第一季度出租率在春节后保持50-60%,四月出租率达到75%。可见短期内民宿、乡村旅游的需求呈现井喷增长。


04

消费趋势:Z世代和银发经济两端增长


房地产消费和房屋使用面积增长的时代已成历史,物业和住宅消费逐渐走向疲软,如何精细化盘活存量资产变得格外重要。其中,关窍只在于能否抓住和挖掘未来消费者的需要,包括新消费群体消费形态的变化和低龄老年人的需要。


针对年轻人,存量资产盘活的关键在于能够吸引年轻人居住和工作,需要更多潮流元素、时尚消费以及新消费领域孕育的新产品。


另一端,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14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进入深度老龄化。而未来15年内,我国将有3.94亿人进入低龄老人化阶段,这些老年人大部分有能力、有见识、有消费能力并且生活品质要求较高,将会产生不能忽视的消费市场。


针对老年人,需要不停地挖掘、研究迎合消费趋势的方式。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不能局限于收租模式的养老地产,应该更深入地研究运营服务、研究医疗产业,为迎接这一趋势做准备。

图片


05

重庆房地产仍是刚性自住市场


2022年上半年,重庆楼市的热度低迷,整个楼市房价出现停滞,甚至下跌。再加上重庆收入水平与周边同等级城市相比较低,且城区住宅库存巨大,市场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


在此次沙龙上,与会嘉宾分享了对重庆房产市场的一些看法:相较于成都,重庆对于改善型住房的需求较弱,仍处于刚需自住型市场,区域和区位是主导因素。在房企看来,布局重庆的项目,在定位上也要慎之又慎。


面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如何抓住人生的确定性?


一方面,不能迷信风口论,需要选择一个领域或者行业深耕,找到这个领域不断跟时代接轨的点,与行业一起演化,走一段共荣的生命周期。


另一方面,在行业共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接受常识,尊重常识。


图片